孩子不吃饭:家长追着说“你不吃我给**姐姐、哥哥吃了”哄骗孩子赶紧过来吃。 不良后果:心理暗示孩子,这个东西是你的不能给别人。孩子就不会主动分享东西给别人,自私的性格就这样一点点形成。
孩子是需要友情、需要伙伴的,但是现在多数孩子在家中没有兄弟姐妹、邻里之间交往过少等原因,许多孩子整日一个人,就缺少与别人打交道的机会,这种孤独的环境就会导致以自我中心。改变这种状况,父母要鼓励和指导孩子与伙伴们发展友谊,让孩子体会到关心他人并且会从中得到快乐的感觉。
孩子分一掰桔子给妈妈,妈妈说:“你吃吧”孩子便独自吃着。妈妈爱孩子,想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孩子。不同的是孩子拥有妈妈的爱,而妈妈却拒绝孩子的爱。也许就因这充满爱的拒绝一次次上演,最终扼杀孩子爱的天性和能力。于是孩子习惯着被爱,却不知道怎样去爱别人。
1.平等地对待孩子,尊重是相互的,如果我们不尊重孩子,那么我们也将无法获得孩子的尊重。2.不在人前教子。3.不宣扬孩子的缺点,如果孩子真的有什么缺点,父母也要选择在小范围内进行教育,避免孩子紧张和抵触心理。
当了妈妈才发现,出门买菜要有飞人的速度;当了妈妈才发现,吃饭也要狼吞虎咽;当了妈妈才发现,睡觉就像鸡打盹,一有动静马上醒;当了妈妈才发现,宝宝无意发个音,就会高兴大半天;当了妈妈才发现,爱一个人真的可以付出全部,那怕生命;当了妈妈才发现,什么叫做痛并快乐着。
1、抚养孩子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他们脱离我们的生活;2、要学会生活中的任何事情,唯一的办法是开始去做;3、保护孩子最有效的办法是让他们学会自己照顾自己;4、形成习惯比学会技能需要更长的时间;5、孩子的家庭归属感比干净的卧室更重要;6、我们是教练而不是监工
1至少说一次“我爱你”.2赞扬孩子某件事完成很好.3一起做小游戏.4参与孩子活动.5创造家庭活动.6孩子们喜欢被需要感觉.给TA分派小任务.7至少亲子共读10分钟.8做自信妈妈.少说“我这样做可以吗”.9放下你认为重要.倾听孩子孩子10分钟.10守诺言...
1、不等到孩子有严重问题才去找老师;2不片面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,接受老师对孩子的批评;3观点冲突时,也要对老师好的一面加以肯定;4不伤害老师的面子;5为了更了解孩子,不避讳谈家庭重大问题;6当老师不配合时,可加强家长间沟通,向有关方面反映。
一: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;二:让孩子学会感恩,懂得宽容;三: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;四:教会孩子自我保护;五:让孩子敢于梦想;六: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;七: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钱财;八: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。
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;2背心,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;3生命第一,财产第二;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;5不要喝(吃)陌生人饮料和糖果;6不要与陌生人说话;7遇到危险时可打破玻璃,破坏家具;8遇到危险时可自己先跑;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,坏人可以骗。